第138章 首阳山密谈,太清圣人的态度!(1 / 1)

首阳山外,混沌气流如常汹涌,却在一道清光降临的刹那悄然分开。

这座早已隐藏在三界之中的圣人道场,感知到熟悉的气息之后,缓缓出现轮廓。

太上老君的身影自清光中缓缓凝实,古朴道袍在混沌风中纹丝不动,面上却带着一丝罕见的凝重。

他并未直接闯入这片太清圣境,而是立于山外虚空,手持拂尘,微微躬身,一道平和却清晰的传音已然送入山中:

“求见本尊。”

声音不高,却带着奇异的韵律,穿透了首阳山外围的层层禁制。

他不知道本尊是否在闭关或者感悟,为了不打断本尊感悟所以才先传音。

毕竟首阳山中,除了自己本尊之外,还有玄都。

不过片刻,那笼罩首阳山的朦胧清光微微荡漾,一道身影自山中踏出。

来人一身简朴的灰色道袍,面容年轻,眼神却深邃如同万古星空,周身气息与整座首阳山隐隐相连。

正是太清圣人唯一亲传弟子,玄都大法师。

他见到山外的太上老君,并无多少意外,快步上前,恭敬地躬身一礼:

“师尊,请。”

声音清越,带着发自内心的敬重。

对他而言,太上老君虽为太清圣人斩出的善尸,却与圣人本尊同源一体,自然当以师礼待之。

见到玄都亲自出迎,太上老君眼中微不可察地闪过一丝喜色。

玄都现身,意味着本尊并未闭死关,更意味着......他愿意见自己。

以本尊近乎合道的修为,洪荒近来发生的种种惊天变故,尤其是那混沌魔猿屡次触及人教根本之举,想必早已了然于心。

此刻允他入山,定然是心中已有计较。

太上老君不再多言,对着玄都微微颔首,便随其一步踏入首阳山界。

一步之差,天地迥异。

外界汹涌的混沌气流被彻底隔绝,取而代之的是难以言喻的宁静与祥和。

山中并无过多奇花异草、仙禽瑞兽,唯有最本源的先天清气流转。

大道伦音无声轰鸣,每一寸山石、每一缕微风,仿佛都蕴含着太清无为的真意。

两人步履看似不快,却几步之间已越过无尽山峦,直抵首阳山最为核心的巅峰之处。

一座远比天庭那座更为古朴、更为恢弘的道观静静矗立于此。

同样名为兜率宫,但与此地相比,天庭那座由太上老君坐镇的兜率宫。

无论格局、气象还是蕴含的道韵,都如同萤火之于皓月,根本无法相提并论。

宫门无声开启,内里并非金碧辉煌,反而显得异常简朴空旷。

唯有中央一座巨大的八卦炉静静燃烧,炉火并非炽烈,而是呈现出一种温润的混沌色泽,仿佛在炼化着天地本源。

丹香弥漫,闻之便令人心神澄澈,法则亲和。

玄都于宫门前停下脚步,侧身让开,再次躬身:

“师尊正在宫内等候。”

太上老君深吸一口气,压下心中翻涌的思绪,整理了一下道袍,迈步踏入这真正的太清圣境。

宫内,一道身影背对着他,立于八卦炉前,仿佛亘古以来便站在那里,与炉火、与这座宫殿、与整座首阳山乃至无边玄妙境界融为一体。

他身着最简单的太极道袍,身形并不高大,却给人一种支撑起整片洪荒天地的错觉。

仅仅是一个背影,便让身为圣人善尸的太上老君,感受到了一种源自生命本源的敬畏与渺小。

那,便是太清道德天尊,老子本尊。

太上老君不敢怠慢,上前数步,于其身后恭敬行礼:

“拜见本尊。”

前方身影并未回头,平和淡漠的声音却在太上老君心神中直接响起,仿佛大道之音,不带丝毫情绪波动:

“汝之来意,吾已知晓。”

太上老君心神一凛,连忙道:

“本尊明鉴。”

“那混沌生灵先害天蓬,断我人教一臂,夺其气运。”

“如今更胆大包天,竟敢强闯弟子在天庭之道场,掳走金角、银角,强行送回平顶山应劫,意在吞噬其上所附之太清劫运!”

“此举已非简单挑衅,实乃对我人教根基之觊觎与践踏!”

他语气中带着压抑不住的怒意与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急迫。

“此獠跟脚诡异,修为进展匪夷所思,更兼行事肆无忌惮,连圣人之威亦似不放在眼中。”

“如今西征之势已成,佛门内乱,天庭首鼠,地府强硬,黎山助纣......”

“若任其继续吞噬气运,恐其混沌魔猿真身彻底复苏,届时恐非人教一脉之祸,乃整个洪荒玄门之劫!”

他将心中最大的担忧和盘托出。

混沌魔猿重现,吞噬的不仅仅是气运,更可能打破自开天辟地以来,由道祖鸿钧确立、三清主导的玄门正统格局!

八卦炉火微微跳动,映照着太清圣人那仿佛永恒不变的背影。

良久,那平和的声音才再次响起,依旧不带波澜:

“混沌魔猿,战之法则化身,应运量劫而生,其势已成,强阻反噬更烈。”

太上老君闻言,心中猛地一沉,本尊此言,莫非是要放任不管?

若是这样,天蓬岂不是白死了?

人教气运岂不是白白流失了?

金角和银角二人,不出意外也要步入天蓬的后尘了。

甚至......还有自己的青牛,金角和银角都被应劫了,自己的青牛还能跑得了吗?

他袖中的手指微微蜷紧,面上虽竭力维持平静,眼底却已掀起波澜。

圣人之心,难道当真如此淡漠,连人教根基被动摇,都能视若无睹?

就在他心绪翻涌之际,立于八卦炉前的老子缓缓转过身来。

那是一张平凡到极致的面容,无喜无悲,无垢无净。

唯有一双眼眸,深邃如同囊括了万古星空的生灭,平静地看向一脸疑惑的太上老君。

“你可知,”

老子的声音依旧平和,却带着一种直指本源的力量,

“为何量劫出现如此变故,天道却没有丝毫反应?”

此言一出,如同惊雷炸响在太上老君心头!

他浑身一震,瞳孔骤然收缩!

是了!

为何?!

按理说,西游量劫偏离至此,取经变西征,佛门气运大跌。

混沌魔猿这等足以倾覆洪荒秩序的变数重现......

任何一桩,都足以引动天道震怒,降下清算!

鸿钧道祖合身天道,维系平衡,岂会坐视不理?

道祖是出过手,可那唯一一次出手,竟是毫不留情地将准提圣人禁足于紫霄宫!

这哪里是维护佛门,分明是......断其一臂!

为何?

太上老君只觉一股寒意自脚底窜起,瞬间冰封了四肢百骸,连思维都仿佛凝固。

他张了张嘴,喉咙干涩,半晌,才艰难地吐出四个字:

“请本尊解惑。”

老子目光并未从他身上移开,反而缓缓抬起,望向了那冥冥不可知之处,三十三天外的紫霄宫方向。

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无尽混沌,看到了那至高无上的存在。

“那混沌生灵,”

老子声音平淡,却字字如锤,敲在太上老君的道心之上,

“恐怕对老师而言,并非变数。”

“什么?”

听闻此话,太上老君失声惊呼,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。

并非变数?

这搅动三界风云,吞噬各方气运,将量劫搅得天翻地覆的混沌魔猿,在道祖眼中,竟......并非变数?

这怎么可能!

老子收回目光,重新落回太上老君那惊骇欲绝的脸上,缓缓道出石破天惊之语:

“更何况,佛门叛出玄门,自立为教。”

“你以为,老师......当真愿见佛门大兴吗?”

轰!!!

太上老君只觉得脑海中仿佛有亿万道雷霆同时炸开,震得他元神摇曳,道果嗡鸣!

佛门......叛出玄门!

老师......不愿佛门大兴!

是了!

是了!!!

封神之后,接引、准提携三千红尘客远走西方,另立佛门,虽仍尊道祖,实则早已自成体系,分走了本该属于玄门的庞大气运!

道祖当年未曾阻拦,乃是因魔祖罗睺引爆西方灵脉,天道有亏,需补偿西方,故有佛门大兴之机。

然,补偿是补偿,道祖内心,岂会真心乐见这两个叛徒的教派凌驾于玄门之上?

这西游量劫,本是天道注定佛门大兴之机。

可如今呢?

金蝉子携人道皇权西征,欲以大乘佛法辩倒灵山!

混沌魔猿借量劫棋子身份疯狂吞噬气运,逆转乾坤!

道祖除了禁足准提,可还曾有过半分维护佛门之举?

没有!

非但没有,这量劫偏离的每一步,背后似乎都有一只无形的大手,在默许,甚至......推动!

那混沌魔猿能屡次逃脱圣人推算,能在幽冥血海安然修炼,能逼得佛门焦头烂额,能让天庭投鼠忌器......若无机缘,岂能如此顺遂?

那机缘来自何处?

后土娘娘的默许,镇元子的态度,乃至......道祖的纵容!

原来,这混沌魔猿,不仅是量劫的变数,更是道祖手中,用来拨乱反正,平衡佛道,甚至......清算昔日因果的那枚最重要的棋子!

道祖要的,从来不是什么佛门大兴!

他要的是借此量劫,打破如今僵化的三界格局,重塑秩序!

让气运重新流转,让玄门重掌主动!

而孙悟空这混沌魔猿,便是执行这一切最锋利的那把刀!

无情!太上!

道祖之心,便是天道之心!

视万物为刍狗,只为洪荒演化,大局平衡!

至于其中牺牲?

人教气运?天庭颜面?佛门根基?

在洪荒大局面前,皆可弃!

太上老君想通此节,脸色瞬间苍白如纸,身躯微不可察地晃动了一下,仿佛瞬间被抽走了所有力气。

他想起自己之前还在为天蓬之死、为金角银角被掳而愤怒,还想请本尊出手惩戒......

何其可笑!何其可悲!

自己竟一直在逆天而行而不自知!

老子将他的反应尽收眼底,淡漠道:

“如今,你可明白了?”

太上老君缓缓闭上双眼,长长吐出一口浊气,那气息中竟带着一丝灰败。

再睁眼时,眼中已只剩下一片死寂的平静,以及深深的疲惫。

“弟子......明白了。”

他声音沙哑,对着老子深深一揖。

“顺应天时,静观其变。人教......蛰伏。”

老子微微颔首,不再多言,缓缓转回身,重新面向那静静燃烧的八卦炉,仿佛再次化作了那亘古不变的山岳,与大道融为一体。

太上老君又静立了片刻,对着那背影再次一礼,这才转身,步履略显沉重地走出了这座真正的兜率宫。

宫外,玄都大法师依旧静候。

见到太上老君出来,他并未多问,只是敏锐地察觉到其身上那股挥之不去的颓靡与了然,心中微叹,再次躬身相送。

太上老君摆了摆手,一步踏出,已离了首阳山核心,重回那混沌气流汹涌的三十三天外。

他立于虚空,回头望了一眼那被清光笼罩的圣山,眼中最后一丝不甘也彻底湮灭。

“天蓬......你的仇,报不了了。”

“人教气运......暂且,忍了。”

他低声自语,带着万古的沧桑与无奈。

袖袍一拂,清光流转,身影已然消失,直往天庭兜率宫而去。

从今日起,人教需敛其锋芒,蛰伏待机。

在这席卷三界的滔天巨浪中,唯有顺应那道祖默许的大势,方能于未来格局重塑中,为人教争得一线生机。

至于那混沌魔猿......

太上老君眼中闪过一丝复杂。

便让你,再嚣张一段时日吧。

而此时,西征大军已然开拔,离开了宝象国地界,正朝着那劫气冲霄的平顶山而去。

军阵之前,孙悟空忽然心有所感,金睛微眯,望了一眼三十三天外的方向,嘴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弧度。

“老君......看来是想通了?”

他混元棍随意地扛在肩头,步伐轻快。

“想通了就好,省得我再多费手脚。”

他目光再次投向平顶山,那里,劫云已然密布,两道属于金角银角的惊恐气息,在劫运中清晰可见。

“气运已经重新凝聚,就等吞噬了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