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2章 御驾亲征(1 / 1)
殿内嗡嗡的低语声尚未完全平息,殿后便传来一声高亢尖锐、穿透力极强的唱喏:
“陛下驾到——!”刹那间,如同沸水泼入雪地,所有声音戛然而止!
殿内文武百官,无论心中如何惊涛骇浪,皆慌忙垂首躬身,屏息凝神,偌大的乾清宫瞬间陷入一片死寂,唯有烛火摇曳的微光和甲叶偶尔的轻碰声。
朱由校身着红色团龙袍,头戴翼善冠,在刘若愚等内侍的簇拥下,龙行虎步,自殿后转出。
他面容沉静,目光扫过殿下垂首的群臣,径直走向那高高在上的龙椅,那股无形的帝王威压,让殿内本就凝重的空气几乎冻结。
转身,落座。动作间,山文龙袍上的金线在烛光下流转,熠熠生辉,衬得他年轻的面庞更显威严深重。
“臣等参见陛下,”百官齐声。
“诸卿,平身。”朱由校的声音不高,却清晰地传遍大殿每一个角落,瞬间驱散了殿内最后一丝嘈杂。
百官依言起身,垂手侍立。方才的骚动与议论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瞬间抹去,但空气中弥漫的紧张与惊疑,却比之前更加浓烈。
所有人的目光,都聚焦在龙椅之上那位年轻却气势逼人的皇帝身上,等待着他揭开那“亲征北伐”的事情。
朱由校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下群臣,最终落在那些身着玄甲、气息彪悍的新军将领身上,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。
他不再多言,直接切入主题,声音沉稳而有力,如同战鼓擂响:
“今日召诸卿前来,只为一事!”他顿了顿,目光陡然变得锐利,扫视全场,“朕,决意御驾亲征!挥师辽东,犁庭扫穴,彻底荡平辽东女真!诸位爱卿都议议吧”
“轰——!”
此言一出,如同平地惊雷,在寂静的大殿中轰然炸响!尽管有“商议亲征北伐大计”的铺垫,但当皇帝亲口、如此斩钉截铁地宣布御驾亲征时,那震撼力依旧超乎想象!
文官队列中,瞬间掀起一片难以抑制的哗然!即便是老成持重的内阁首辅方从哲,也脸色微变,持笏的手微微一颤!
次辅李邦华捻着胡须的手指僵在半空、户部尚书毕自严、吏部尚书王在晋、刑部尚书黄克瓒等人,无不面露惊容,面面相觑。
特别是方从哲,作为当朝首辅,他或许可以允准天子信任“武人“,默认天子打破“祖制“,整饬商税,甚至可以默许天子设立直奉官。
但唯独针对于天子“御驾亲征“这一条,他是万万不能默认的,毕竟大明历任天子“御驾亲征“的下场实在是有目共睹。
回首往昔,泰昌皇帝病入膏肓之际,曾服用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的“红丸“,并于次日病逝,龙驭宾天。
他作为当朝首辅,仅仅是在这个过程中采取了“默认“的态度,事后东林党人铺天盖地的弹劾攻讦,几乎将他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!
若非当今天子明察秋毫,力排众议,他方从哲早已身败名裂,甚至人头落地!如今天子御驾亲征,一旦有个三长两短,他这位内阁首辅拿什么向天下万民交代。
“陛下!万万不可!”方从哲再也无法保持沉默,猛地踏前一步,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急切与惶恐,甚至有一丝颤抖,
“陛下乃九五之尊,万金之躯!辽东苦寒之地,刀兵凶险之所!建奴凶顽狡诈,陛下岂可轻蹈险地?若……若万一有失,臣等万死难赎!江山社稷何托?天下万民何依?陛下三思啊!”
他声音颤抖着,那深藏心底的恐惧与身为首辅的巨大压力,在这一刻彻底爆发!
他绝不能再让一位天子在自己任内出事!否则,后世史笔如刀,他方从哲的名字,必将与“弑君”、“误国”绑在一起,遗臭万年!
方从哲的激烈反应,如同点燃了火药桶的引信!
“陛下!首辅大人所言极是!”吏部尚书王在晋紧随其后,躬身急谏,“千金之子,坐不垂堂!陛下身系天下安危,征战之事,自有大将效命!陛下坐镇中枢,运筹帷幄,方为上策啊!”
户部尚书毕自严也慌忙出列,:“陛下!御驾亲征,非同小可!大军远征辽东,人吃马嚼,粮饷辎重耗费之巨,实乃天文数字。
户部虽然较之去年颇为丰盈,但也难支应如此浩大开支!若强行征调,恐伤及国本,动摇民心啊陛下!”
兵部尚书孙承宗眉头紧锁,他虽知兵,也渴望收复辽东,但皇帝亲征的风险实在太大。他沉声道:
“陛下,建奴虽败于沈阳,然其主力尚存,努尔哈赤、皇太极皆非易与之辈。辽东地形复杂,气候恶劣,大军远征,变数极多。陛下万乘之尊,安危关乎国运。
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!臣愿亲赴辽东,督师剿贼,必竭尽全力,以报陛下!”
都察院左都御史也出列,引经据典:“陛下!《左传》有云:‘国君不居险地’。昔年英宗北狩之祸,殷鉴不远!陛下岂可重蹈覆辙?望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,以天下苍生为念!”
一时间,文官队列中反对之声此起彼伏,忧惧、焦虑、劝谏之声交织在一起,形成一股强大的阻力。
面对群臣汹涌的反对浪潮,朱由校并未动怒。他早预料到会有此局面,这也是他召集各军主将的原因。他微微抬手。
一旁的刘若愚立刻会意,上前一步,一甩拂尘,尖声高喝:“噤声!御前不得喧哗!”
殿内喧嚣稍减,朱由校把眼光看向武将班列之首的英国公,“英国公怎么看?”
英国公张维贤,这位历经三朝、位极人臣的勋贵之首,闻声心头一凛!
他连忙出列,心中念头电转:陛下登基以来,步步为营,凡事谋定而后动!今日这“御驾亲征”,绝非一时意气,必是筹谋已久!
再说了,陛下亲征,自己身为武将之首,若不紧紧追随,日后何以自处?
那些文官清流可以唱反调,他们靠的是笔杆子和嘴皮子,可我们勋贵武将的根基,是军功!是陛下的信任!
此刻犹豫半分,便是自绝于陛下,自绝于这即将到来的滔天功业!
呼吸之间,张维贤已然做出决断。他猛地踏前一步,抱拳躬身,声音洪亮如钟:“陛下圣明!御驾亲征,王师所向,建奴必亡!臣张维贤,愿为陛下前驱,肝脑涂地,在所不辞!” ↑返回顶部↑